地方高校如何利用红色资源进行铸魂育人?地方红色资源如何更好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如何让“养在深闺人未识”湘鄂赣苏区红色资源“走进”高校课堂?……
2021年12月11至12日,来自湖南、湖北、江西原湘鄂赣苏区以及赣南中央苏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饶闽浙赣皖根据地的高校和地方政府机构等近百名专家学者汇聚宜春,共同为“地方高校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会诊把脉”,为地方高校更好利用红色资源立德树人“出良策”“开良方”。本次研讨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发挥红色资源在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研讨会由宜春学院联合赣南师范大学、井冈山大学和上饶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宜春市史志办、宜春学院科研处、宜春学院学报和宜春学院湘鄂赣苏区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宜春学院党委书记李雪南,宜春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建军,宜春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詹婷,宜春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易长福,宜春市史志办主任巢瑞隆出席开幕式;中南大学博导曾长秋教授,万载籍开国将军罗章之子——国防大学罗海曦教授莅会指导,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教授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分享。
开幕式由宜春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建军主持,宜春学院党委书记李雪南致欢迎辞,并为湘鄂赣苏区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和特约研究员专家学者代表颁授聘书。
李雪南在讲话中对与会专家学者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宜春学院、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湘鄂赣苏区发展研究中心工作的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与主办的三所高校表示了诚挚的谢意。他还简要介绍了基本校情院情,对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几年探索实施的“湘鄂赣苏区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五个一’工程”表示充分肯定,并期待通过学术研讨和工作交流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热情指导和大力帮助。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易长福、市史志办主任巢瑞隆对研讨会召开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正当其时”,建议加强校地融合,共同打造“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研讨会”品牌,推动红色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化。
学术交流阶段由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朱向华主持,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兴亮作小结。分为“专家主旨发言”、“和大会发言”两个模块。曾长秋教授、罗海曦教授、渠长根教授做主旨发言;巢瑞隆等8位代表作大会发言。专家学者们主要围绕地方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地方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湘鄂赣三省史志部门与高校交流与合作、湘鄂赣苏区史研究等问题畅所欲言。
曾长秋教授在“李家大屋:永和会师和红一方面军诞生地”的主旨发言中,介绍了浏阳永和镇李家大屋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的重要意义,认为李家大屋涉及的这段史实体现了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他还特别强调,在革命历史的挖掘整理中,作为研究人员,要重视向社会各界呼吁像李家大屋这类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罗海曦教授在“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者的责任”的主旨发言中,驳斥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认为要坚决捍卫、科学运用和积极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建议创新湘鄂赣苏区文化研究,如提炼湘鄂赣苏区精神,积极打造红色文化研究、教育、传播的宜春模式等;渠长根教授以视频在线方式作“习近平重视有关浙江革命精神资源”主旨发言,重点对红船精神等13种革命精神特别是浙江理工大学渠教授团队在地方高校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方面的一些工作举措做了具体介绍。
大会发言阶段,宜春市史志办巢瑞隆主任以“宜春市红色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的若干建议”为题,提出在地方红色资源的发掘保护上地方高校和史志部门可以做到“三共三同”——即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成果共有,研究同步、宣传同向、部门同心;湖南省平江市党史办主任朱冒柏在“高校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建议”的大会发言中认为:在育人方向上应坚持政治导向和问题导向,在育人过程中应坚持请进来和走进去相结合、坚持读主线和识旁线相结合、坚持搞研学和树理想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上要做到提供红色教材、学习机会、精品课堂等三个提供,建议湘鄂赣三地在政策争取上还要多协调,他还重点介绍了湖南工商大学红色实践的做法;湖北省阳新县党史办原主任曹仕力“关于湘鄂赣苏区红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建议”的发言,提出湘鄂赣三省要重视苏区红色资源的共享,三省的省级史志部门要加强合作,市县级各部门要完善红色资源的数字化标准,要多元化建立、分级管理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修水县党史办主任龚九森关于“建设红色名村的一些实践和思考”的发言,从红色名村建设的意义、实践经验和总结反思三个方面介绍了修水红色名村建设工作;万载县档案馆馆长黄光辉在“地方档案馆与高校合作共建的实践与探索”的发言中,对合作共建模式、主要内容、实践成果等做了介绍。
参与主办研讨会的三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在大会发言中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经验做法。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劲松副院长在“构建‘三维一体’的‘永远的井冈山’”的发言中,介绍了该校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方面,打造“主体课堂”“环境课堂”“实践课程”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尤其是在实践课程方面的“五讲四诵三唱二演一练”,环境课堂“八个一”工程体系化架构等宝贵经验;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水华副院长在“弘扬方志敏精神,打造红色育人思政品牌”的发言中,系统介绍了该校在挖掘、宣传和研究方志敏精神中的“三融三化”的做法以及创造性将“爱国、创造、清贫、奉献”为主要内涵的方志敏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勇华博士在“高校红色育人工程性方案整合研究”的发言中,针对当前红色项目的重复性研究和建设的不足,建议要以工程性的系统观来整合新旧项目,形成互补模块,形成整体性的利用红色资源育人效果。
工作交流阶段,宜春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湘鄂赣苏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霞博士代表学院主持并作精彩发言。宜春市党史办二级调研员朱吟、萍乡市委史志研究室主任李昌清、湖北省阳新县档案馆馆长、史志研究中心主任周平海、宜春市档案馆副馆长李松庚、铜鼓县史志办主任王现国、原铜鼓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史办主任林兆福、原湘鄂赣革命纪念馆馆长、万载县委党史办主任王松州、宜丰县熊雄研究会会长熊淼如等多位专家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在传承红色资源方面要走出课堂,像考古一样走向田野;在红色资源利用方面要做到“富脑袋”和“富口袋”等的结合;在地方红色资源保护方面,要做到开发、挖掘和保护并重;在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方面,要搭建平台、拓宽路径;在合作研究方面,要升格合作平台,在更高层次上擦亮湘鄂赣苏区品牌等;要集合多方力量积极挖掘、整理好包括我们党早期著名革命家熊雄烈士在内的红色资源。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对红色资源尤其是湘鄂赣苏区的红色资源挖掘开发利用、对地方高校如何利用红色资源进行铸魂育人,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
最后,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松仁教授作了大会总结。他认为此次大会具有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主题鲜明,专家学者们的发言聚焦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和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二是队伍强大,大会吸引了来自省内外30多个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反映了当前红色文化资源研究领域的勃勃生机;三是内容丰富,大家的研讨涉及到红色资源的挖掘、红色文化的研究、红色基因的传承等各方面,既有理论层面的思考,也有实践层面的探索,还有历史层面的总结;四是形式多样,研讨会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方式,通过领导致辞、主旨发言、大会发言、自由讨论等形式充分彰显了专家学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温暖的现实情怀;五是成果丰硕,与会专家学者向大家奉献了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和思想大餐,大家在湘鄂赣苏区的历史地位、湘鄂赣苏区革命史的重大历史事件、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及传播途径、党史专家学者的神圣使命、红色文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高校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理念和举措、搭建区域间政校社商合作交流平台等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范松仁最后强调:红色资源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是铸魂育人的鲜活教材,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要求,进一步壮大研究团队,进一步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争取各方支持,齐心协力把湘鄂赣苏区研究中心打造成省级研究平台,在挖掘整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主动服务于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方面做出专家学者和思政课教师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韩曼曼
审核:朱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