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成长面对面”第二届 湘鄂赣苏区红色故事讲解比赛顺利举行
发布人:YQ     发布时间:2024-11-26      浏览次数:86
 

(本站讯 23级思政二班刘文钰报道)

“全国有几个将军县?”

“宜春第一个党员是谁?”

“湘鄂赣省委省苏在哪里驻扎?”……

11月25日中午,人文楼205大教室座无虚席、掌声阵阵,一场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的红色讲解比赛让同学们时而凝神深思、时而频频点头,宜春学院“成长面对面”第二届湘鄂赣苏区红色故事讲解比赛在这里举行。宜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文明实践指导科科长、共青团宜春市委常委、两次江西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刘斌校友,全市百万师生共讲红色故事比赛一等奖、宜春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宜春市朗诵协会会员叶可,马院党委书记朱向华,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徐天兰,团学办副主任黄家驹担任评委。来自全校约200名同学到场观摩聆听。



来自全校经过预赛进入决赛的十组选手按抽签顺序进行精彩讲解展示。比赛现场,选手们身着正装、精神饱满,依托湘鄂赣苏区丰富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讲述了发生在湘鄂赣苏区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刘斌校友结合自己作为宜春电视台曾经的主播经历,对本次比赛作精彩点评,他指出,讲好一个故事要做到两点:一是用心,用心讲好故事,结构设计要精巧、ppt设计要精炼、素材内容要准确;二是用情,重视语言表达的力量,讲解时要声情并茂,让听众产生共鸣,做到眼里有人、心里有话,对所讲的故事和人物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尤其是故事的结尾应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朱向华作总结发言,对同学们热情参赛给予充分肯定,这也说明湘鄂赣红色文化的宣传挖掘研究逐渐被大家认可、受到广泛欢迎,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因,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必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同时他指出同学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内容选择要紧扣主题即湘鄂赣苏区红色文化,二是要善于利用提问的方式讲故事,让听众跟随着“问题链”走进红色故事,感受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的风范与魅力。



此次比赛,选手们不仅展示了出色的表达能力和讲解技巧,更展现对红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是一次湘鄂赣苏区红色文化的大宣传大普及。选手们精心准备、广搜资料,讲解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评委们为获奖选手进行颁奖。



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是一次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比赛,广大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湘鄂赣苏区的红色历史和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一审一校:邹景凤

二审二校:徐天兰

三审三校:朱向华


 

版权所有: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投递邮箱: mkszyxybgs@163.com
通讯地址:宜春市学府路576号宜春学院人文楼 邮政邮编:336000
联系电话:0795-3201590 传真:0795-320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