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23级思政2班何子怡、24级思政1班魏思桐报道)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行动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基地育人功能,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历史,进一步领悟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深刻理解伟大来自平凡,奋斗创造幸福,激励学生在宽广的舞台上实现人生追求,有效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2月1日,我院教师李昭亮、曾宪芳、武荣带领我校2023级和2024级30余名学生代表前往萍乡安源开展“双师同堂”实践教学,通过走进旧址遗迹,观看文物史料,与劳动模范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将书本与现实连接,把抽象化为具体,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

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师生们不时驻足品读,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深入了解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在安源路矿树立了激励全国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师生们不仅感受到了伟大革命精神,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的信念。在纪念馆外,曾宪芳老师进行现场教学,向大家介绍江西四大摇篮以及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背景。

大家在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看到了当年夜校使用过的桌椅、黑板,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李昭亮老师不时停下来,为大家介绍李立三生平以及夜校在当时发挥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
在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李昭亮老师在革命烈士刘仁堪事迹展区前开展了现场教学。他为大家介绍了刘仁堪烈士的生平事迹,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刘仁堪烈士英勇就义经过,在讲完敌人残忍割下刘仁堪烈士的舌头以阻止他宣讲革命道理,刘仁堪还用脚沾着自己滴落在地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六个血红大字时,李老师含着热泪勉励大家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热血奉献、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永志不忘烈士们孜孜以求的伟大理想。



在安源煤矿,宣传部部长吴献忠带领我院师生一行先后去往盛公祠、谈判大楼、总平巷、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等地进行一线教学和参观学习。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图文资料和生动逼真的还原场景,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

前往盛公祠的师生们



下午,在劳模创新联盟工作室以座谈的方式开展了“双师同堂”现场教学。在安源煤矿宣传部部长吴献忠主持下,江西省劳模丁建刚、“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勇和李昭亮老师联袂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双师同堂”思政课。两位劳模分别分享了从一名普通矿工成长为劳模的心路历程,李昭亮老师从职业道德和劳动价值论这两个理论点对劳模们的讲授做了理论展开,特别提到在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发扬“劳模精神”。在交流环节,几位学生围绕职业选择、艰苦奋斗、产业转型等话题与劳模们进行了互动交流。2024级广告学专业李帆表示:劳模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坚韧品质启发青年大学生要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在自己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一审一校:龚海艳
二审二校:徐天兰
三审三校:范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