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24思政1钟依婷报道)3月19日下午,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倾力打造的“红村故事进校园”课后服务志愿活动在宜春市实验小学和宜春市第一小学拉开帷幕。

这项活动是宜春学院马院联合中小学开展“市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把宜春市域内星罗棋布的红色名村所承载的红色文化送进中小学校园,培养学生感恩革命先烈、热爱美好家乡、争做时代新人的美好情操。
在实验小学,马院学子以奉新县店下村为教学素材,以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讲述中,通过朗诵、原创剧本杀《血色黎明》等多元形式,让小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追忆革命先辈,感悟红色文化。在互动讨论环节,学生们结合剧情与视频资料,深入探讨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升华情感认知。

在宜春一小,马院学子讲课堂聚焦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教师以问答互动和视频播放引入主题,通过大革命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熊雄烈士的画像拼图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述烈士事迹时,生动的语言让英雄形象跃然眼前。课堂上,还通过展示大量图片来直观形象解析党旗发展历程,海组织小学生手工制作党旗。随后进行的问答式分组讨论,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的视听体验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活动获得学校师生和家长一致好评。“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后服务,形式新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品德与价值观。”实验小学和宜春一小的德育课老师伸出了大拇指。家长代表表示:“希望学校多开展此类活动,让孩子们在开心快乐中吸吮红色文化营养,在地方红色文化滋养下茁壮成长。”最高兴的数两个学校的孩子们了,不少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我们宜春的红村有这么多感人的故事!我要向革命先烈学习,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理想,以后也要做一个勇敢的人。”

据悉,“红村探秘”特色课程作为系列课后服务项目将持续推进,后续将推出第二期、第三期等。宜春实验小学和宜春一小将与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团队深化合作,创新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图文一审:李 婷
图文二审:徐天兰
图文三审:朱向华